页面版权:山东嵘曜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鲁ICP备19018910号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正确认识并合理运用,将飞防植保应用提升到新的高度
当2020年的钟声响起,我们也已踏入一个新的十年。岁末年初,我们有必要回顾下走过的路、探过的坑,以便我们总结经验、更好地快速前行。最近,关于无人机飞防的讨论并没有随着寒潮的南下而变得冷清,反而是愈加热闹。有积极鼓吹者,认为其效果好于现有的所有植保设备;也有大力鞭笞者,将其批的体无完肤。不论是支持还是批评我们都应明白,无人机飞防尚是一个未成年的孩童,他在茁壮成长、也在不断的犯浑,而作为从业者的我们要做的就是不断去总结,引导好这个快速成长的行业走向更正确的方向。
当前阶段行业整体特点
在看现有存在问题之前,先让我们总结下这个行业整体特点,只有先看行业再看应用才能更清楚问题存在的原因,并知道如何去完善。
1、迅速膨大的新应用,大量人员涌入新兴行业
首先我们必须明确飞防是一个新兴行业,甚至可以这么说,在2016年之前这甚至就不是一个行业,零星的植保无人机大部分只是出现在科研院所、无人机展会,而不是真正的农业一线。得益于大疆创新等具有强大研发实力企业的介入,植保无人机行业得以在近几年得到高速增长。
所以,这是朝阳行业,但同时也是一个新兴行业,必定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
2、整个行业对于飞防应用经验的总结与推广做得还不够
这里既有行业发展时间短的原因,也有从业者普遍对于农业认知不够深的原因。
3、从业者普遍学历不高、农业知识掌握程度也参差不齐,且在快速迭代
飞防植保入行门槛无论对于学历还是成本要求并不高,所以在初期有大量的非农从业者进入这个行业,而他们往往缺乏对于农业的基础认知。
如在2016年-2017年,黑龙江人工作业基本在90元/晌地(一晌15亩),而植保无人机作业也出现过10元一亩地的价格,但是随着植保无人机保有量的增加,目前已逐步降低到40-50元/晌地的作业价格。
5、部分厂家为了获得融资而夸大宣传
融资能够扩大一个新兴行业的发展速度,但是也会导致部分企业的行为更加激进。部分没有研发能力的小型企业,产品质量也无法保障。
当前阶段存在的问题
1、价格恶性竞争,无法保障规范作业
在充分的市场竞争前提下,部分植保队往往以牺牲作业质量赢得订单,而这更加剧了市场的混乱。
2、农业收益不佳,农户往往以服务价格作为选择的唯一标尺
我国目前的农业生产存在种植规模小、成本高、收购价格下降等问题,农户的收益无法得到有效保障,出于对成本的考虑,往往会选择更低价的服务。而且目前很多飞防作业标准也没有得到有效统一和实施,农户对于选择服务,考量的因素往往以价格为主。
因为植保无人机操作手欠缺农业知识,以及对植保无人机飘移特性认知不深,从而导致了部分药害和毒害事件的发生。
水稻药害
4、部分从业者缺乏应用经验,导致效果不佳
实际上植保无人机作业效果与药剂、作业参数、气象条件息息相关,如果植保无人操作手欠缺相关的知识盲目作业,往往可能造成效果不佳。
在当前阶段,植保无人机应用并不完全成熟,而操作人员对于农业与飞防的认知深度也参差不齐,在比较激烈的市场竞争现状下,存在一些问题是必然的。
正确认识植保无人机的特性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达到良好的作业效果,必须要对设备的特点做到清晰的认知。下面我们从植保无人机的基础特性、性能特点来进行一次全面的认知。
1、植保无人机的基础特性
·很低容量喷洒
人工作业及自走式喷杆喷雾机每亩喷洒药液量在15-30L,属于高容量喷洒方式;植保无人机每亩喷洒药液量在0.8-2L(大田作物),属于很低容量喷洒。低容量喷洒方式药液浓度高、趋避作用明显,对病虫害的熏蒸、触杀效果较好;雾滴分布集中,农药利用率高,一般能节省农药15%左右。一般采用的喷洒量越低,则要求其雾滴粒径越小,以提高其雾滴的分布面积。
·相对作物高度更高
植保无人机喷嘴距离作物的高度较高,一般在1.5-2.5米。
2、植保无人机性能优势
植保无人机因为其飞行平台、低容量喷洒的特性,所以具有以下优势。
·作业效率高,有利于农服组织进行规模化防治作业
植保无人机作业效率高,以大疆T16植保无人机为例,在新疆、黑龙江等大块田区域,每日作业面积可达1500亩,有利于规模化防治的迅速展开。
·作业安全
飞防作业实现了人与作业区域的隔离,所以相对安全性好。2019年飞防作业面积已达5亿亩次,尚未有飞防中毒死亡案例发生,相对于人工作业方式以及自走式喷杆喷雾机更为安全。
植保无人机属于飞行器,所以对于水田、泥泞田、高秆作物具有良好的适应性,而且通过设置合理的航线还能够在丘陵地区进行作业。
T20果树作业
· 不损伤作物
相对于自走式喷杆喷雾机作业对作物具有一定伤害,植保无人机合理设置参数对作物基本没有损伤。
·药剂利用率高,有利于农药减量使用
由于无人机施药采用很低容量喷洒方式,雾滴不会被喷洒到地面,不仅提高了农药利用率,而且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3、植保无人机作业需要注意的因素
·覆盖面积相对较小、穿透性较弱
植保无人机低容量喷洒方式药液使用量远少于自走式喷杆喷雾机,而且喷嘴距离作物更高,所以雾滴在覆盖面积、中下部雾滴覆盖方面稍弱。其在作物根部病虫害如小麦茎基腐病、纹枯病,水稻稻飞虱防治方面需要注重提前防治。
·对气象条件更敏感、存在一定的飘移与蒸发问题
因为植保无人机雾滴细小、且喷嘴距作物高度更高,所以雾滴更易产生飘移与蒸发,这是飞防作业非常需要注意的方面。
·药液浓度高,降低了部分药剂的安全性
前面说过,药液浓度高能够提高药剂熏蒸以及触杀的防治效果。但是,药剂浓度高同时也带来了药剂安全性降低、容易产生药害等问题。例如,水稻常见杀菌剂三环唑,在常量喷洒下很少出现药害案例,但是在高温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却偶见飞防药害案例。例如,小麦节节麦除草剂甲基二磺隆,在常量喷洒下安全性本就不高,运用于飞防时很大概率会产生药害,无法用于飞防作业。
未及时关闭喷洒导致的水稻三环唑药害
扬长避短,合理运用植保无人机
世界上没有完美的工具,只有把工具的特点完全掌握并做到合理选择才是对工具的最好运用。
1、选择合理的气象条件进行作业
飞防作业飘移性较强,所以需要强调在合适的气象条件下作业。病虫害防治应选择20-35°以下气温、40%以上湿度、3级以内风速作业,除草剂应在2级以内风速下作业。
2、适当添加飞防助剂
3、根据作物情况及药剂情况合理选择作业参数
例如,棉花脱叶剂属于触杀性药剂,所以喷洒应均匀周到,并考虑更好地穿透效果;但是在喷洒小麦年前苗后除草剂时,因作物低矮且除草剂多为内吸性药剂,作业参数选择可偏上限。
4、严格按照二次稀释法进行药剂混配,并注意顺序
飞防药液稀释倍数低、药液浓度高,应严格按照二次稀释法进行配药,否则敏感药剂易产生化学反应导致药剂失效。在常规的人工喷洒方式下,磷酸二氢钾类叶面肥一般会最先放入,在飞防配药过程中,一般建议磷酸二氢钾单独配制,最后低浓度下桶混。
5、坚持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思路进行植保作业
6、建立作业风险评估机制,严防药害及毒害事件发生
作业时应提前按照如下方式进行风险评估,以降低药害及毒害发生的可能。
作业风险评估过程
7、筛选适用于的药剂,总结飞防需注意的药剂
避免使用安全性较差的药剂,避免使用飘移更明显的药剂或者剂型。如三唑类杀菌剂安全性较差,特别是丙环唑及三环唑;避免在周围有其他作物的情况下使用灭生性除草剂及二甲四氯进行飞防作业,否则极易产生飘移药害。
植保无人机并不完美,确实也存在一些问题,但是通过合理的规避以及优化可以大部分避免或者解决,所以作为飞防人,需要的是不断地学习与总结。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植保无人机在提高植保作业机械化率、降低农药使用、降低中毒事件发生等方面具有的重要作用。
致敬遍地飞防英雄,2020,大有可为!